close
近日太原一位彩民以256元攬下至少100註雙色球頭獎,獎金高達5.2億元。對這樣一個天文數字,很多網民不是羡慕嫉妒恨,而是質疑彩票的公正性,甚至有人說是“在編童話,以引誘更多的人去買彩票”。有一兩個人提出質疑,那可能是出於妒忌心理;但相關新聞下的跟帖質疑如潮,那麼,對以公開透明為立身之本的彩票業來說,就是一個值得反思的公信問題了。(10月7日《新京報》)
每有巨獎開出,必引發無數爭議與質疑,有人甚至故作深刻地指出,此舉是在“虛構一個不勞而獲的人,去忽悠一群想不勞而獲的人,最終養活一批真正不勞而獲的人”。眼饞的彩民難免有酸葡萄心理,只是除此之外,在彩票發行、搖號、兌獎等階段,是否果真有值得推敲之處呢?
單式倍投,犧牲了一部分獲獎概率,得到的是一旦中獎後的巨額回報。當然,並不能因為概率極小的事件真的發生了,就認為一定是舞弊之舉,只是作為彩票發行方的福彩中心,理當排除公眾的合理質疑,使彩民相信其中沒有貓膩——那家伙只是太幸運了。相反,如果福彩中心無法或不願公開詳盡信息,甚至對備受詬病的諸多環節拒絕完善提高,必會影響自身公信力,進而讓大獎頻出這樣的好事成了壞事。
首先是中獎人信息——拿了公眾的錢,沒理由一切信息都無可奉告。在美國、英國等發達國家,大獎得主的個人資料,包括照片、姓名、獲獎感悟等信息多數都是公開的,便於公眾監督和查詢。然而在我們這裡,不公開卻成為常態,理由是出於保護當事人隱私考慮。安全確實是個問題,尤其是對於一夜暴富的人來說,擔心並非多餘,但信息公開不等於公佈隱私,對於投註地點、時間等信息完全可以公開,倘若中大獎者總是在臨近封機階段投註,其中就很可能有貓膩了。此外,公眾對於封機至開獎之間時間過長、搖獎過程為何不能現場直播、搖獎機是否不定期經過第三方檢測等問題皆有不滿,既然公眾關心的是有無作弊的可能,那麼盡最大限度地公開信息就極有必要,理應及時、有效和準確地告知公眾,澄清疑慮。
面對巨獎誘惑,倘若魔高一尺,必須道高一丈。歷史上這樣的教訓有很多,2001年12月到2002年11月,深圳“彩世塔”公司利用承銷彩票之機,先後在17個城市作弊20起;2004年,西安鬧出“寶馬彩票風波”;2009年,深圳有人用“木馬軟件”製造出3305萬元福彩大獎……拍胸脯保證沒問題很容易,但這種自信只能來自於程序設置上的安全性,以細節的苛刻取信於民。
顯然,相比政府部門自身的公信力,獨立監管、市場競爭和信息透明更值得信任。作為彩票壟斷發行機構,青島市福彩中心曾利用彩票公益金購買豪華游艇,中國福彩中心黃山培訓基地更是被曝淪為奢華莊園……彩民每年貢獻的數百億元公益金究竟都用到哪兒去了?如果總是利益自肥,何談公信力?如果公益金支出僅有“福利事業”“社區建設”和“救助孤老殘困”這樣幾個抽象的名目,而無具體明細,則其中出現腐敗幾乎是必然的。
中獎者可以有隱私,彩票事業卻不能有太多神秘的灰色地帶,在這個追逐“小概率、大回報”的行業里,立身之本也是將一切可能出現的意外與作弊因素降低到最小,如此才能收穫造福社會的大回報。
文/宋鵬偉
(辣味時評,一掃就行!歡迎各位親愛的作者關註紅辣椒評論官方微信!同時官方微信平臺將不斷推薦展示優秀作者!) (原標題:提高彩票公信力何妨保護隱私?)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