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塵《中國青年報》(2014年10月20日11版)
  國慶節後,大一新生結束軍訓,開始正式上課。第一堂課,筆者提了個問題——之前期望的大學生活是什麼樣的?他們中的大部分都回答:自由,愛乾什麼乾什麼。然而,開學一個多月,經過輔導員、學姐、學長們的教導和指點,加上親身體驗,才發現原來大學里是要做作業的,期末是要考試的,不努力甚至要掛科的,頓感壓力十足,大學並不是高中時代老師們口頭上描繪、自己內心一直期待和嚮往的那個美好“天堂”。於是乎,失望便接踵而至。
  其實,這樣的問題,筆者對一屆又一屆的新生都提過,他們的回答也都相差無幾。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孩子們對大學生活的失望?當然,不同的學校,學習氛圍不同,不同的學生群體,其期望值和個人目標也不一樣。在中學時代,高中教師為學生描繪大學生活時,往往形成一種偏見固化在大一新生的頭腦中。在高考備考的過程中,自由、輕鬆、浪漫的大學生活甚至是很多高中生的精神寄托和奮鬥目標,也是教師、家長鼓勵學生努力奮鬥的一個動力,容易給學生造成一種誤解,好像只要進了大學就一切萬事大吉。
  為了考查高中、大學心理狀態的承接性,《中國青年報》曾設計了針對高中生和大學生的兩套調查問卷,接受調查的大一新生有310人,高三學生有163人。調查顯示,有54%的高中生對大學抱有很高的期待,只有0.2%的大學生覺得大學“完全達到”自己的期待,53.3%認為基本達到;高中生在認知大學的過程中增加了許多想象的成分,72%的高中生認為大學是“能做自己想做的事,生活充實而有意義”。
  大學既不是“傳說”,也不是虛無縹緲的“夢幻”。無疑,這種高期待是建立在高中階段認知局限性之上的,由於高中生活的封閉性,學習、高考就是唯一的追求目標,很容易忽略了夢想和現實之間的距離。對大學缺乏充分的認識、帶著理想化的情結走進大學,隨之而來必然是理想的幻滅、情緒的落差、自我認知的偏差和對前途未來的茫然等,很多人也必然會不知所措。
  也許,對很多大一新生來講,剋服失望恐怕就是他們大學生活面對的首要問題。於是,每一年,引導新生適應大學生活就成了一堂必修課,大學無不重視新生入學教育,究其原因,高中的緊張忙碌生活和大學相對輕鬆的自由氛圍,以及想象和現實之間都會有很大的落差,會讓學生產生不適應感。
 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也說過:“智慧的實質就是適應。”可問題是,為何偏偏要等到進入新的環境才開始想到去適應?難道在高中時代,我們就不能稍稍做一番引導,打破之前將大學“神聖化”“理想化”的固有偏見?何必要重蹈一屆一屆新生入學前“期望”而入學後又“失望”的覆轍?
  前段時間,浙江省新高考方案出台,高考改革後的“專業導向”的考錄模式,要求學生儘早瞭解自己的興趣特點和專業取向,並據此確定選考科目,職業規劃被提上議事日程,學生要去更多地瞭解自己、關註社會,理智地尋找自己的學業指向。
  筆者以為,在這個過程中,不妨也適當引導高中生們掌握如何考察、瞭解大學的方法,清楚地認識專業學習和課程設置的基本情況,更全面、立體地瞭解大學學習、生活的實情,在心理上及早地為適應大學做好準備。
  也許有人會說,“大學是我夢想開始的地方,也是夢想破滅的地方!”一方面是因為理想化的泡沫被捅破,才發現理想很豐滿,但現實總是那麼骨感;另一方面,自己的內心並沒有做好接受現實的準備,極易受到環境變化的影響。其實,過度地理想化就是對學生的一種欺騙,甚至會演變為學生無意識的自我欺騙。大學是邁向成人的重要一步,高中時代一些學校和教師們“哄騙”的那套教育模式是該變革一下了,高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有職業規劃的意識,更要讓學生樹立責任感,主動承擔一個成年人應該擔當的責任,讓高中向大學生活的過渡階段少一些起伏,少一些波折,多一些平坦。  (原標題:新生對大學的失望由何而來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iixsfbgovub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